|

楼主 |
发表于 2017-6-26 09: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养分管理计划——粪肥利用的核心
实际上,养分管理计划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比如,要在哪里产生和贮存,如何施用,在哪里施用,这方面还要涉及土地处理条理,还有,施用量是多少,针对何种作物,最后要保持记录,什么时候做了什么,如何做的,还有管理,是否增加了植酸酶……阐述起来可能一本书籍都不足以阐述。但有几个点,所有的管理者们必须要明确,即粪便中的养分和作物养分需求匹配是关键。
第一,要知道粪肥中的养分是多少,土壤的养分是多少,以及农作物的养分需求是多少,这三个点必须非常清楚。
施肥量就取决于粪便中的含量、土壤的成分以及所种作物的需求,粪便还田的关键在于没有太多的技术知识,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但有很多知识。必须检测确定粪便和土壤的养分,使用研究成果预估种植作物的养分需求。施用粪便量需匹配粪便中的养分、土壤和作物的养分需求,以致零养分径流至淡水系统。
第二,应用技术越简单越好。楼瑞恩博士举例说,一个1200头的猪场,下面有一个2.5米深的粪坑,这个深坑大概可以容纳一年粪便的存储,没有发酵,也没有分离,直接从深坑里泵出来到吸粪车,从吸粪车直接到施肥车里,然后使用到地里头。在这一方面,应用技术简单,可以降低出错率,不需要过多技术知识和管理。在过去的几年里,很多农业院校的工程师们提出过很多关于粪便处理的复杂模式,但在实践生产中,应用是非常困难的。
粪车直接把粪肥施入田里
第三,从美国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来看,最主要的是能够建立一个产业。过去20年,美国的实验室、顾问和施肥服务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产业。美国有专门的实验室帮助养殖者检测粪便当中的养分,有专门的顾问团队帮助他们发展和制定养分管理计划,有专门的施肥服务公司来帮助施肥。对于畜牧生产来说,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靠畜牧养殖者独立来完成的,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只关注畜禽本身,比如怎么样让它们更健康等等,所以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来做这个事情。
沼气工程在美国也有很多,但并不是特别有效,虽然很多在使用,但是它难以有效管理,而且沼气会减少对土壤有益的有机质,无法降低氮或者磷的含量。所以,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做法就是直接把粪便还田,并与作物的营养摄入水平匹配。
第四,粪肥还田在在中国实现的可能性。许多人认为粪便还田在中国无法实现,粪肥还田是不切实际的。很多猪场、牛场周边没有足够的土地,或者地块太小,没有办法实现机械化粪肥还田。而且,在中国,目前农户对于化肥还是有相当大的依赖性,很多农民也不愿意用粪便替代化肥,如果农民能够认知到粪便比化肥更有价值的话,粪肥的使用将会更有市场。还有一点,农民不希望自己去施用粪肥,如果有专门的服务团队、专门的施肥公司帮他们做的话,那么农民可能更愿意接受使用粪肥。
山西长荣的粪肥用来灌溉的杂交小麦种植区
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90年代,小麦大部分还是人工收割,很多人说地块太小没法机械。但是现在,小型的小麦收割机都不是农民自己的,有专业的服务公司帮他们来收割小麦。如果未来会有一些小型的施肥车把粪便施用到田地里,农民肯定会喜欢。楼瑞恩博士指出,粪肥在施用的过程中其实是没有味道的,比如在美国,你经常会被邻居问到:“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施用粪便?”这也说明在施用的过程中是没有任何味道的,你不知道他已经把粪便还田了。
事实上,粪便的施用也会朝这个方向去发展。现在,中国的很多机构和企业有已经在着力提供粪肥还田方面的服务,以期为畜禽养殖企业提供更中专业的服务,紧跟世界发展的趋势,同时也顺应时代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