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熙可集团总裁朱演铭以其公司推出的新产品“果的”的销售渠道为例指出,解决中国三农困境的可能是移动电商和农业产品的结合。他说,互联网消费的主力人群(80后90后)已然崛起,垂直电商规避了传统渠道的弊端,同时健全的物流生态系统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互联网电商的崛起和成熟成为中国农村大量优质农产品通往消费者的最佳渠道,这也是熙可有信心开始将产品在国内市场进行销售的重要原因。以熙可为例,“果的”产品在中国国内的销售,90%将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朱演铭表示,农业或将成为我国互联网产业的下一个风口,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颠覆以及三农问题解决有望在移动互联网上找到出路。
随着阿里和京东两大国内电商巨头均表示会全速推进“农村电商”战略落地,“电商下乡”之役的号角已经吹响!2015年或将成为农村电商突飞猛进、数亿农民逐步转向网购的里程碑和启蒙年。
阿里副总裁吴敏芝表示,随着电商市场的日趋成熟,各项利好政策的落地以及农村电子商务的爆发性增长,阿里集团已具备进军农村淘宝市场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农村电商能够为农民带来“买卖”的切实实惠。而农村淘宝如何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是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据此,阿里巴巴推出农村淘宝千县万村计划,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覆盖全国1/3的县以及1/6的农村地区。吴敏芝还介绍了阿里推出的农村淘宝发展的“四大战略”,探索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功能的方式。
接着,京东副总裁马健荣先生结合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及京东的发展历程发表了对电商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京东希望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电商来改变中国农村的痛点,以销售带动生产,减少农产品从田地到家的销售环节。他着重介绍了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京东加快发展农村电商的“3F战略”及创新的农村物流方式。
随后,中粮我买网首席执行官赵平原、顺丰优选执行总裁崔晓琪、新农堂创始人钟文彬等行业跨界领袖,就新型农业组织方式、冷链物流、互联网新农商模式等话题展开讨论。
目前,中国农业正面临千古未有之的大变局。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被列为2015年五大经济任务之一。在这个丰富而生动的历史性变局中,投资机遇和新机会正考验着各路资本的远见。资本开始挖掘农业这块“最后的处女地”,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似乎也在一个恰当时机开始影响传统农业发展的时间轴。那从业者又该如何攻坚克难、协力重绘农业产业的“基因图谱”,值得深思。
|